四川省万源市庙子坝钒矿简介
庙子坝到万源市城区约75km水泥路面公路。万源市交通发达,有国道G65线高速公路、襄渝铁路、S210线省道与外部连接。万源市至达州市高速公路约为115km、S210线省道主干柏油公路152km(见图1-1 交通位置图),交通较为便捷。
四川厚基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申请于2008年9月22日首次获得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“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庙子坝钒矿普查”的勘查许可证,证号为T51120080902015057,面积69.00km2。现矿权:
勘查项目名称:四川省万源市庙子坝钒矿详查
勘查矿种:钒矿
勘查面积:19.57km2。
勘查年限 2018年8月16日至2020年8月16日
探矿权范围由22个拐点坐标圈闭(拐点坐标详见表1)。
表1 勘查区(变更)范围后拐点坐标
拐点编号 |
1980西安坐标系 |
|
东经 |
北纬 |
|
1' |
108.2312178 |
32.1345 |
2' |
108.2645 |
32.1345 |
3' |
108.2645 |
32.1445 |
4' |
108.2615 |
32.1445 |
5' |
108.2615 |
32.1515 |
6' |
108.2715 |
32.1515 |
7' |
108.2715 |
32.1400 |
8' |
108.2800 |
32.1400 |
9' |
108.2800 |
32.1330 |
10' |
108.2715 |
32.1330 |
11' |
108.2715 |
32.1300 |
12' |
108.2857186 |
32.1300 |
13' |
108.2857186 |
32.11301984 |
14' |
108.2545 |
32.1330 |
15' |
108.2345 |
32.1330 |
16' |
108.2800 |
32.11151979 |
17' |
108.2645 |
32.11151974 |
18' |
108.2645 |
32.1130 |
19' |
108.2615 |
32.1130 |
20' |
108.2615 |
32.12001981 |
21' |
108.2530 |
32.12001976 |
22' |
108.2530 |
32.1215 |
23' |
108.2442181 |
32.1215 |
24' |
108.2442181 |
32.12301978 |
25' |
108.2430 |
32.12301975 |
26' |
108.2430 |
32.1300 |
27' |
108.2312178 |
32.1300 |
矿区位于四川省北东部,属大巴山中部,测区北部与陕西安康临界,地形地貌复杂,地势起伏较大,属深切割地貌、河谷与山岭间相对高差悬殊,海拔600~1600m,树枝状水系发育,仁河自北而南流经测区西侧。
该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四季变化不明显,冬寒夏凉,日照充足,年平均气温15~18°C,年降水量450~600mm,每年6~9月为雨季,12月至次年2月为严寒干燥季节。因地形高差大,形成了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分带现象。
居民为汉族为主,主业务农,产玉米、大豆、马铃薯等农产品,自给自足有余。经济作物较少,以菌类、药材等获得部分经济收入,劳动力较为充足。总体经济条件较差,矿产、水能资源具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。
该区研究程度较低,简述如下:
1、1956年,中南地质局三峡地质队,在该地作了1:50万综合地质调查。
2、1959年,四川省地质局达县地质队,在大竹河地区做了锰矿床的详细勘查,并著有该矿床的报告书。
3、1966年,地质部陕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在该地作了1: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,著有1:20万紫阳幅区域地质报告。
4、2009年,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德阳化探队在本区作了1:1万土壤化学测量工作,圈出了多个钒、钼、硒元素异常区。
5、2010年~2013年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九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普查工作,大致查明了工作区岩性组合地质特征;了解了工作区的构造地质特征;大致查明了矿(化)体的赋矿层位、控矿因素、分布规律及矿石类型等基本特征;圈定了49个钒矿(化)体和8个毒重石矿体;对其中规模较大的27个矿体初步估算资源量:(333)+(334)?类V2O5资源量922788吨, 平均品位V2O50.70%(其中Ⅰ品级645648吨,平均品位V2O50.77%,占总资源量的69.97%;Ⅱ品级277140吨,平均品位V2O50.58%,占总资源量的30.03%),伴生硒3550吨、钼32226吨。
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(一级)——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(二级)——高滩——兵房街复向斜(三级)——八卦庙线性倒转向斜(四级构造)。区域地层(图2-1)区划属秦岭地层区一个小区,为一套浅变质岩系,主要为寒武系,其次为奥陶系、志留系、侏罗系等地层,第四系零星分布;区内褶皱、逆冲推覆构造、重褶皱及脆韧性断层较为发育,致使本区构造较为复杂,主要是北西~南东向八卦庙线性倒转向斜。出露少量早古生代的岩脉。该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,主要有锰、钒、铁、铅锌、铝土矿等金属矿产和石灰石、硫铁矿、毒重石、白云石、瓦板岩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煤等能源矿产分布,其中石灰石为大型,锰为中型,其
余为矿点或矿化点,集中分布在八卦庙线性倒转向斜两翼的次级褶皱中,有的已开采利用。
八卦庙含钒炭质板岩和炭质灰岩带为区域性钒矿化带,分布于八卦庙线性倒转向斜两翼并受后期(断层)构造的影响。
除地表常有第四系(Q)覆盖外,出露地层有:(1)寒武系中统八卦庙组(∈2b):为浅灰色薄层状灰岩。岩层单层厚度较薄,一般为2~6cm,岩组厚度也略小,为180~247m;(2)寒武系中统毛坝关组(∈2m):以条纹状泥质灰岩、条带状泥质灰岩为主,岩石主要为灰色、深灰色。出露厚度约1039m,地层划分为五个填图单元,为区内主要含矿地层;(3)寒武系下统箭竹坝组(∈1j):以薄层状灰岩为主,夹中厚层状条带状灰岩、炭质页岩,岩层单层厚度一般为5~12cm。层内见一层炭质泥岩,箭竹坝组出露厚度约165m;(4)鲁家坪组(∈1l):上部为深灰色灰岩,中部为板岩、页岩,下部为硅质岩,由于断层影响,测区内鲁家坪组未出露完全,下部地层部分缺失。地层出露宽度约460m。划分填图单元5个,也是含矿地层之一。
矿区位于八卦庙线性倒转向斜的南西翼,区内褶皱、逆冲推覆构造、重褶皱及脆韧性断层较为发育,致使本区构造甚为复杂。八卦庙向斜是区内最大的褶皱,轴呈北西~南东向,其次为小龙王沟~大龙王沟复背斜,小规模的高桥沟背斜、梧桐子沟向斜、野猫峡背斜和蔡家坝~桐木溪向斜等,这些小褶皱具有深度小、与区域主构造方向一致、不对称等特征,在层间内小褶皱受后期褶皱影响,又形成与主构造方向不一致的次级揉皱,造成岩层产状倒转、多变等特性;区内断层较发育,主要有北西向(为区内主要断层)(编号F1-F10、F18)、北东向(编号F11-F17)两组。以逆断层为主,平移断层次之,其中的F1为逆冲断层,北西向纵贯整个工作区,延长可达11余公里,断裂带宽30~120m。断层在本区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。
区内岩浆岩较发育,主要为辉绿岩和闪长岩,岩体多呈小岩株状,岩体覆盖范围一般小于0.5km2。
区内主要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,局部见动力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;围岩蚀变较强烈,要有方解石化、黄铁矿化、褐铁矿化及硅化等,存在蚀变范围广、不连续、分带性强烈等特点。
该区属于万源市庙子坝钒多金属成矿远景区。普查区内钒元素分布与含炭质岩石有一定相关关系。本次工作共发现两种钒矿石类型,主要分布在鲁家坪组、箭竹坝组、毛坝关组、八卦庙组地层中。
该区矿化带内一般具强烈的黄铁矿化、褐铁矿化及硅化和毒重石化,同时矿化与岩石的炭质含量有密切关系,炭质含量高低决定了钒、钼品位的高低,一般含碳质岩石皆不够矿,但多具矿化,反之具强烈褐铁矿化、毒重石化炭质岩石钒一般都可达边界品位,同时,矿床受层控明显,各矿层基本顺层产出。
通过本次普查工作,在矿区共圈定矿体57个,其中:钒矿体49个,对规模较大的31条进行了编号(编号1~31);毒重石矿体8个,略有规模的4个进行了编号(编号32~35)。见图3。
1、钒矿体
矿区内共圈定钒矿体49个,本次工作仅对其中规模较大、控制程度相对较高的31条矿体进行编号(编号1~31),其余未编号。矿体总体呈北西向,地表走向长120~4687m,一般长600~1200m,矿体厚度0.66~72.91m,一般厚1.2~8.0m,工程控制矿体延深80~>290m,多数矿体延深不详;以1号矿体规模最大,2、16、17号矿体次之;以4号矿体控制程度最高,1、16、17号矿体次之。据初步统计:矿体长度大于4000m者2个(①、②号矿体),长度3000~4000m者3个(16、17、18号矿体),长度2000~3000m者2个(24、27号矿体),长度1000~2000m者2个(④、⑤、⑥、22、29、31号矿体),长度小于400m者21个(绝大多数未编号)。单样品最高品位(V2O5)2.28%,矿体品位(V2O5)0.53~1.77%,一般为0.55~0.95%,平均(V2O5)0.70%,共(伴)生硒Se0.0027%、Mo0.0244%。
矿区内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钒矿石:
其中①~⑧、16~20、22~29号矿体矿石类型为炭质泥岩型钒矿石,产于箭竹坝组、毛坝关组、八卦庙组地层中。矿石普遍特征为:颜色为黑色,风化面为紫黑色~黑色;矿石内见方解石、黄铁矿颗粒,粒径不超过1cm,呈不规则状,方解石颗粒为灰色,黄铁矿颗粒为黄色~黄灰色;部分矿体(16、31号等)内见灰岩透镜体,椭圆状,灰岩透镜体周围见石英蚀变带,宽1~5cm。矿体出露标高800~1800m,部分矿体被第四系坡积层掩盖。矿体规模较大,控制程度较高者皆属于此类型。
其余的9~15、21、30、31号矿体矿石类型为炭质板岩型钒矿石,主要产于鲁家坪组地层中。矿石普遍特征为:岩石为紫黑~黑褐色,风化面为黄褐色~紫黑色;矿石表面见强烈的褐铁矿化,矿石内见黄铁矿颗粒,粒径不超过1cm,呈不规则状,黄铁矿颗粒为黄色~黄灰色。矿石出露标高800~1200m,其中9~11号矿体的产出与F1断裂带有关。其中主要矿体有:
(1)①号矿体
该矿体出露于毛坝关下段(∈2m1)地层底部,在矿区南部沙坝——银先沟——刘家沟。矿体走向北西向,形态为层状~似层状,矿体出露标高800~1400m。矿石为黑色炭质泥岩,矿体顶板为中厚层状泥质灰岩,底板为薄层状泥质灰岩、砂质泥岩,局部见炭质。矿体走向断续出露长4687m,最大厚度12.33m,最小厚度1.05m,平均厚度5.35m。矿体产状:倾向210°~272°,倾角62°~69°,单样品品位V2O5最高1.00%,平均品位0.76%;深部钻孔样品品位0.79%。共(伴)生硒平均品位Se0.0027%,钼平均品位Mo0.0252%。该矿体厚度大,较稳定,延伸较远。
(2)②号矿体
该矿体出露于毛坝关下段(∈2m1)地层中部,在矿区南部沙坝~银先沟~刘家沟,位于①号矿体上部。矿体走向北西向,形态为层状~似层状,矿体出露标高800~1400m。矿石为黑色炭质泥岩,矿体顶板为中厚层状泥质灰岩,底板为薄层状泥质灰岩、砂质砂质泥岩,局部见炭质。矿体断续出露长4460m,最大厚度19.63m,最小厚度0.90m,平均厚度8.62m。矿体产状:倾向202°~230°,倾角37°~86°,单样品品位V2O5最高1.02%,平均品位0.71%;深部钻孔样品品位0.72%。共(伴)生硒平均品位Se0.0026%,钼平均品位Mo0.0238%。该矿体厚度大,较稳定,延伸较远。
(3)④号矿体
该矿体为矿区主要矿体之一,出露于毛坝关下段(∈2m1)地层底部,在矿区西部野猫峡南侧山腰处。矿体走向北西~南东向,形态为层状~似层状,出露标高900~1100m。矿石为黑色炭质泥岩,风化侵蚀形成坑洞,矿体顶板为厚层状泥质灰岩,底板为薄层状泥质灰岩、砂质泥岩,局部见炭质。矿体长1214m,最大厚度13.60m,最小厚度3.90m,矿体平均厚度8.52m。矿体产状:倾向29°~50°,倾角45°~79°,单样品品位V2O5最高0.98%,平均品位0.74%;深部钻孔样品品位0.73%。共(伴)生硒平均品位Se0.0036%,钼平均品位Mo0.0354%。该矿体厚度较大、较稳定。
2、毒重石矿体
毒重石矿体赋存于鲁家坪组下段底部硅质岩、含炭质硅质岩内,受层控明显,矿体大多呈小的透镜体,个别层层状和似层状。一般几米至十几米,厚度30~80cm,由于矿体大多在构造破碎带内,故具尖灭侧现、尖灭再现特点。
矿石主要具显微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和碎屑结构、泥质结构,板状构造和块状构造。矿石矿物主要为钒云母和含钒水云母,含钒矿物主要赋存于与炭质共生的钒云母、含钒水云母中,另有极少量赋存于钙钒榴石、金属硫化物等。
区内钒矿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两种,一种为黑色薄~中层状炭质板岩型钒矿石,另一种是黑褐色条纹条带状炭质灰岩型钒矿石。炭质板岩型钒矿石的围岩要为深灰色薄~中厚层状硅质岩、浅灰色板岩和页岩,炭质泥岩型钒矿石的围岩主要为深灰色薄~中厚层状泥质灰岩。
矿区未进行选矿试验。
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-中等,工程地质条件简单-中等,环境地质条件简单,属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床,以水文地质、工程地质问题为主的复合问题矿床。
普查阶段未进行预可行性研究,暂确定区内钒矿的工业指标如下:
边界品位(V2O5)≥0.5%;
工业品位(V2O5)≥0.7%;
最低可采厚度 0.7m;
夹石剔除厚度 0.7m。
按业主要求,将矿石分为Ⅰ、Ⅱ两个品级,Ⅰ品级大于工业品位,即V2O5含量≥0.7%,Ⅱ品级矿石品位在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之间,即V2O5含量0.5%~0.69%。
对勘查区规模较大的27个钒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,初步估算资源量:(333)+(334)?类V2O5资源量922788吨,平均品位V2O50.70%(其中Ⅰ品级645648吨,平均品位V2O50.77%,占总资源量的69.97%;Ⅱ品级277140吨,平均品位V2O50.58%,占总资源量的30.03%),伴生硒3550吨、钼32226吨。
本次钒矿普查,提交推测的具工业价值Ⅰ品级五氧化二钒(334)类资源量为64.56万吨,(334)?类资源量本不应作为矿区经济评价依据,但应业主方要求,本次只作初步评价,本评价不能作为矿山建设依据。
本次评价按矿山采取率85%、五氧化二钒综合回收率75%计算,按五氧化二钒目前市场售价15万元/吨(最高可达50万元/吨)、伴生硒按200万元/吨计算、伴生钼按30万元/吨计算,则:
①V2O5:64.56*85%=54.88(万吨);54.88*75%=41.16(万吨)
41.16万吨*15万元/吨=823.2(亿元)
②Se: 3550 *85%*75%*200=527356(万元)=45.26亿元。
③Mo:32226*85%*75%*30=675007(万元)=61.63(亿元)。
即矿山潜在经济价值约为:823.2+45.26+61.63=930.09(亿元)。
通过本次普查,工作区共获五氧化二钒(334)类资源量约92.28万吨;按损失率12%、总回收率75%计算,则矿山可回收60.90万吨五氧化二钒。
矿山生产规模按10000吨/年计算(五氧化二钒),则矿山服务年限近60年。
五氧化二钒目前市场售价20万元/吨,矿山年产值则为20亿元;按综合利润率20%计算,矿山年利润为6亿元。
则矿山总利润为:60*6=360亿元。如考虑到伴生硒和钼矿,其总利润将达到400亿元。
庙子坝钒矿普查重点是追索和圈定工作区内的矿(化)体,按200~400m间距布置探槽、用钻探对主要矿体局部进行揭露,对不同岩性、不同构造的各类岩(矿)石采样进行测试分析、对比研究,初步认为矿床属沉积型矿床,早期的火山喷发为钒矿沉积提供了物源基础,后期的变质热液活动为钒矿的富集提供了条件。但矿(化)体的控制程度总体不高,其深部及两端还有待进一步工作,潜在钒矿资源量大,找矿前景好。